作為昔日“科創(chuàng)板動力電池第一股”,孚能科技(688567.SH)已連續(xù)多年深陷虧損漩渦。根據(jù)2024年業(yè)績預告,孚能科技歸母凈利潤預計虧損2.34億元到3.52億元,虧損額較2023年有所收窄,但扭虧難題仍然待解。
證券之星注意到,自2020年上市后,孚能科技尚未實現(xiàn)盈利,累計虧損超43億元。由于長期聚焦三元動力電池,孚能科技未能及時把握市場趨勢并推出低成本鐵鋰產品,導致市場份額被蠶食,業(yè)績顯著承壓。
持續(xù)虧損之下,孚能科技實控人早已萌生退意,上市后多次向廣州工業(yè)投資控股集團有限公司(下稱“廣州工控”)籌劃控制權轉讓。1月初,孚能科技再度宣布協(xié)議轉讓5%股份。若一系列交易成功,孚能科技將由廣州國資接盤。然而,業(yè)績成色不足疊加股價低迷,孚能科技5%股份的交易對價也在一年半內直降7.56億元。
2024年延續(xù)虧損態(tài)勢
2024年業(yè)績預告顯示,孚能科技預計2024年實現(xiàn)歸母凈利潤-3.52億元到-2.34億元,虧損同比減少81.17%到87.45%;對應扣非后凈利潤為-3.99億元到-2.82億元,虧損同比減少77.06%到83.79%。2024年虧損大幅收窄主要是因為毛利率提升、期間費用下降、資產減值減少以及投資損失減少等原因。
資料顯示,2020年7月,孚能科技作為“科創(chuàng)板動力電池第一股”登陸資本市場,公司主要從事新能源車用動力電池及整車電池系統(tǒng)、儲能電池及系統(tǒng)、新興業(yè)務產品的研發(fā)、生產和銷售。公司產品長期聚焦三元動力電池,同時積極拓展磷酸鐵鋰、鈉離子等動力電池的電芯、模組和電池包,目前已成為全球三元軟包動力電池的領軍企業(yè)之一。
證券之星注意到,雖然2024年大幅減虧,但孚能科技仍未走出虧損泥沼。上市當年,孚能科技火速“變臉”,營收“腰斬”至11.2億元,歸母凈利潤虧損3.31億元。2021-2023年,孚能科技營收回暖,一路從35億元增長至164.36億元;不過其盈利水平卻未見改善,歸母凈利潤分別虧損9.53億元、9.27億元、18.68億元。結合業(yè)績預告,孚能科技上市以來累計虧損超43億元。
除原材料成本壓力外,業(yè)績的持續(xù)虧損與其押注的技術路線不無關系。近年來,磷酸鐵鋰電池能量密度不斷提升,大幅縮小與三元電池的差距,三元電池優(yōu)勢不再明顯。在車企帶動下,磷酸鐵鋰市占率反超三元電池。但孚能科技未能及時調整產品結構,錯失了市場機遇。在價格戰(zhàn)加劇的背景下,電池行業(yè)“馬太效應”凸顯,孚能科技的生存壓力陡增。
數(shù)據(jù)顯示,2024年我國動力電池累計裝車量548.4GWh,其中三元電池占總裝車量的25.3%;磷酸鐵鋰電池占比為74.6%。進一步來看,孚能科技以3.27GWh的裝車量位居國內三元動力電池企業(yè)的第6位,占比2.4%。與2023年相比,其占比減少了2.34個百分點。
在2023年出現(xiàn)巨虧之后,孚能科技也在管理層內部進行調整,表示將在2024年繼續(xù)增強經(jīng)營管理能力,核心崗位、關鍵角色要以能者居之,勝任與否由既定期限內業(yè)績評判。
2024年6月,孚能科技總經(jīng)理陳斌波請辭,距離其接任總經(jīng)理一職僅過去一年。自上市以來,孚能科技已經(jīng)更換了三任總經(jīng)理。同年9月,張峰辭任董秘兼副總經(jīng)理職務,繼續(xù)擔任公司海外業(yè)務副總裁職務;12月,核心技術人員熊得軍提出離職。當下,如何扭虧為盈仍是管理層需要直面的棘手難題。
兩年三度謀劃易主
在業(yè)績深虧之際,孚能科技實控人卻多次籌謀出讓控制權。
2025年1月初,孚能科技再度披露易主的可能性。根據(jù)1月3日披露的公告,孚能科技控股股東FarasisEnergy(AsiaPacific)Limited(下稱“香港孚能”)與其一致行動人贛州孚創(chuàng)企業(yè)管理合伙企業(yè)(有限合伙)(下稱“贛州孚創(chuàng)”)擬通過協(xié)議轉讓方式以15.9元/股的價格向新能源基金合計轉讓6110.52萬股股份,占總股本的5%,合計轉讓價款約9.72億元。公告發(fā)布前一交易日,孚能科技的收盤價為11.6元/股,溢價了37%。
其中,香港孚能擬轉讓5682.25萬股股份,贛州孚創(chuàng)擬轉讓428.27萬股股份,分別占總股本的4.65%、0.35%。而新能源基金擬將上述5%股份對應的表決權全部委托給廣州工控行使。
1月7日,廣州工控的一致行動人通過大宗交易收購2444.21萬股股份,占總股本的2%,以進一步保障控制權的落地。本次大宗交易及協(xié)議轉讓完成后,孚能科技的控股股東將由香港孚能變更為廣州工控,實控人將由YUWANG(王瑀)、KeithD.Kepler變更為廣州市人民政府,公司將被納入廣州國資麾下。孚能科技表示,本次股份轉讓尚需取得國家市場監(jiān)督管理總局、其他主管部門的審批同意。
香港孚能穿透后的股東有2位,由YUWANG與KeithD.Kepler分別持股48.95%和51.05%。二人分別為加拿大籍和美國籍,通過高溢價賣股套現(xiàn)9億元。事實上,YUWANG與KeithD.Kepler在孚能科技上市之前就已兩次對外出讓股權,套現(xiàn)約6.6億元。
證券之星注意到,兩位實控人向廣州工控出讓控制權籌謀已久,但過程卻一波三折。2022年11月,廣州工控通過定增成為孚能科技的第三大股東。2023年8月,廣州工控原計劃以28.37元/股的價格受讓5%股份(6091.34萬股),轉讓總對價為17.28億元。后于當年11月終止交易,改道以定增方式謀求控股股東地位,但最終也沒了下文。
二級市場上,孚能科技股價表現(xiàn)低迷,2月7日收盤價為12.25元/股,早已破發(fā)。連年虧損加之股價破發(fā),孚能科技的估值也一路縮水。與最初28.37元/股的價格相比,目前每股交易價格已跌去超4成。時隔近一年半,同樣5%的股權轉讓,交易價縮水了7.56億元。(本文首發(fā)證券之星,作者|陸雯燕)
來源:證券之星
重要提示:本文僅代表作者個人觀點,并不代表樂居財經(jīng)立場。 本文著作權,歸樂居財經(jīng)所有。未經(jīng)允許,任何單位或個人不得在任何公開傳播平臺上使用本文內容;經(jīng)允許進行轉載或引用時,請注明來源。聯(lián)系請發(fā)郵件至ljcj@leju.com,或點擊【聯(lián)系客服】
樂居財經(jīng)APP
?2017-2025 北京怡生樂居財經(jīng)文化傳媒有限公司 北京市朝陽區(qū)西大望路甲22號院1號樓1層101內3層S3-01房間756號 100016
京ICP備2021030296號-2京公網(wǎng)安備 11010502047973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