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i快訊 今年A股上揚行情中,人工智能、芯片、半導體等板塊成為領頭羊,寒武紀更是表現(xiàn)突出。截至8月22日收盤,寒武紀自2023年以來累計漲逾20倍,最新市值超5000億元,成為A股中繼貴州茅臺后的第二只千元股。
當日,受利好消息刺激,A股、港股的芯片、半導體以及人工智能板塊聯(lián)袂上漲。中芯國際A股、H股分別大漲14.19%、10.06%,寒武紀全天高開高走,尾盤封死“20cm”漲停,報出1243.20元的新高價。年內,寒武紀累計漲幅已超88%,僅8月以來就漲逾75%。自2022年4月底創(chuàng)下46.59元的低點后,在三年多時間里累計上漲超20倍。
寒武紀的強勢表現(xiàn)帶動了相關主題基金。8月22日,科創(chuàng)50ETF富國、科創(chuàng)50ETF東財?shù)?0余只產品均漲超9%。華夏基金旗下科創(chuàng)50ETF成交額近120億元,排在所有股票型ETF之首。主動權益基金方面,銀河創(chuàng)新成長、華商價值精選等多只重倉寒武紀的產品,凈值同期均漲逾三成。
在板塊走牛過程中,“估值”是繞不開的話題。除寒武紀外,中芯國際、海光信息等芯片、半導體個股近日也表現(xiàn)亮眼。云天勵飛、盛科通信等尚未盈利的標的同樣獲得市場資金熱捧。有公募投研人士表示,人工智能行情強勢的三大關鍵詞是重要性、稀缺性、爆發(fā)潛力,這些因素推動相關標的上漲。投資者把對未來的美好預期提前反映在當下一些公司的股價中,盡管目前一些公司還面臨諸多挑戰(zhàn),尚未實現(xiàn)盈利,但中國人工智能的發(fā)展離不開底層算力的有力支撐。
南方基金認為,增量資金仍積極挖掘尚未被充分定價的板塊領域,本輪人工智能鏈行情有望持續(xù)向國產算力及半導體等仍相對滯漲的領域擴散。芯片、半導體板塊產業(yè)催化不斷,行業(yè)景氣上行,自主可控加速落地,國內對科技創(chuàng)新與產業(yè)升級的堅定支持也為板塊提供了中長期的結構性支撐,投資價值凸顯。
不過,本輪行情與四年前的“核心資產”行情明顯不同,彼時績優(yōu)白馬股大放異彩,當下則由科技股領跑,折射出兩輪牛市中資金偏好各異。部分資金開始青睞更具未來空間的科技股,投資者偏好向新興產業(yè)傾斜。
市場上也出現(xiàn)了一些冷靜的聲音。華北某公募表示,由于短期漲幅過大,部分個股估值較高,可能面臨短期調整壓力。市場情緒過熱也可能導致風格切換,投資者需關注市場情緒變化和資金流向,避免追高。
(AI撰文,僅供參考)
重要提示: 以上內容由AI根據(jù)公開數(shù)據(jù)自動生成,僅供參考、交流、學習,不構成投資建議。如不希望您的內容在本站出現(xiàn),可發(fā)郵件至ljcj@leju.com或點擊【聯(lián)系客服】要求撤下。未經(jīng)允許,任何單位或個人不得在任何平臺公開傳播使用本文內容。
樂居財經(jīng)APP
?2017-2025 北京怡生樂居財經(jīng)文化傳媒有限公司 北京市朝陽區(qū)西大望路甲22號院1號樓1層101內3層S3-01房間756號 100016
京ICP備2021030296號-2京公網(wǎng)安備 11010502047973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