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i快訊 距離2025年結束不足五個月,處于“生死年”的上海太和水科技發(fā)展股份有限公司(證券簡稱“*ST太和”,605081.SH)“保殼”空間愈發(fā)逼仄,與此同時,公司第二、第三大股東之間的矛盾趨于緊張。繼此前申請凍結原*ST太和實控人何文輝名下部分股份后,上海華翀股權投資基金合伙企業(yè)(有限合伙)(以下簡稱“華翀基金”)追加凍結其股份。截至8月1日,何文輝所持*ST太和全部股份已被司法限制。
“對于*ST太和而言,‘保殼’才是重中之重?!?月4日,上海一位資深財會人士向《經濟參考報》記者表示,*ST太和如何在剩余五個月時間里達到保殼“硬指標”,將決定公司是否因財務風險退市,如果*ST太和前三大股東矛盾激化,保殼不成功,其他中小股東利益也將嚴重受損。
8月4日,*ST太和新控股股東北京欣欣炫燦科技中心(有限合伙)(以下簡稱“北京欣欣”)回復《經濟參考報》記者采訪時稱,截至目前,該訴訟相關情況不會對*ST太和的生產經營、控制權、股權結構、公司治理等情況產生影響。公司正積極協(xié)調何文輝與華翀基金進行洽談,推動雙方就相關事宜達成一致。今年,*ST太和仍然將圍繞主業(yè)進行發(fā)展,聚焦核心優(yōu)勢領域,通過優(yōu)化資源配置、提升運營效率等舉措夯實發(fā)展基礎。
業(yè)績對賭埋禍根,原實控人所持股份已悉數被司法限制。8月1日,*ST太和發(fā)布的公告顯示,截至當日,何文輝合計持有*ST太和1196.39萬股股份,占公司總股本的10.56%。因他與華翀基金合同糾紛訴訟,何文輝此次被司法凍結的股份數量為44.79萬股,被司法標記的股份為679.48萬股,凍結申請人均為上海市靜安區(qū)人民法院。凍結/標記起止時間為2025年7月30日和2028年7月29日。截至當日,何文輝累計被凍結的公司股份數量為516.91萬股,累計被司法標記679.48萬股,其持有的*ST太和全部股份均被司法限制。
華翀基金與何文輝之間的糾紛源于一份業(yè)績對賭合同糾紛。2018年3月,華翀基金與*ST太和、何文輝簽署《認購協(xié)議》,由華翀基金出資14000萬元,獲取股份制改革后太和水的8.38%的股份。三者還簽訂了《認購協(xié)議補充協(xié)議》,約定了估值調整和業(yè)績補償的相關條款。何文輝和*ST太和對公司的業(yè)績做了承諾:2018年不低于1.8億元,2018年、2019年、2020年三年累計利潤8億元;太和水經營活動凈現(xiàn)金流2018年不低于5000萬元,2019年不低于6000萬元,2020年不低于7000萬元。
*ST太和2017年經審計的凈利潤不過0.66億元,但業(yè)績對賭協(xié)議中就承諾2018年凈利飆升至“不低于1.8億元”。何文輝稱華翀基金口頭承諾每年將為*ST太和帶來3至5億元的營收、上市后市值將倍增等,他才與之進行對賭,但華翀基金沒有兌現(xiàn)諾言,*ST太和也未完成對賭,雙方的矛盾由此而生。
華翀基金隨后將何文輝訴至法庭。今年4月之前,何文輝合計持有*ST太和2555.36萬股股份,占公司總股本的22.56%。這些股份在今年4月7日分為三部分處理:何文輝將其中的1358.96萬股(占公司總股本的12%)以29.18元/股、作價3.97億元協(xié)議轉讓給北京欣欣;將其持有的679.48萬股股份(占公司總股本的6%)對應的表決權委托北京欣欣代為行使,同時放棄其持有的剩余*ST太和516.91萬股股份(占公司所持股份的4.56%)的表決權。
記者注意到,華翀基金此次將目標對準了被委托表決權的679.48萬股,以及被放棄表決權的516.91萬股股份。以*ST太和8月1日收盤價12.32元/股計算,兩部分股份對應的市值合計為1.47億元。
“如此司法限制后,華翀基金也可能對*ST太和新控股股東北京欣欣后續(xù)股份收購形成阻礙?!?月4日,一位關注*ST太和的資本圈人士告訴《經濟參考報》記者,按照北京欣欣與何文輝簽署的協(xié)議,北京欣欣有權選擇在2026年8月9日至2027年8月8日期間的任一交易日以大宗交易方式向何文輝購買上述委托表決權的上市公司339.74萬股股份(占上市公司總股本的比例為3%),就委托表決權的剩余339.74萬股股份(占上市公司總股本的比例為3%)將在前述未來3%股份轉讓辦理完畢過戶手續(xù)后由何文輝永久放棄表決權。如果何文輝與華翀基金的合同糾紛屆時仍未解決,則北京欣欣就無法向何文輝購買上述3%的股份。
“保殼”存變數,業(yè)績“硬指標”成關鍵。*ST太和從最初的行業(yè)明星,淪落到如今的“披星戴帽”,其命運讓多位受訪者嘆息。Wind數據顯示,*ST太和自2021年2月9日上市以來,公司累計實現(xiàn)凈利潤 -6.96億元。目前,公司擁有水環(huán)境生態(tài)建設、水環(huán)境生態(tài)維護、和飲用水等三大業(yè)務板塊。
在經濟下行壓力及外部綜合因素的持續(xù)沖擊下,*ST太和業(yè)務受到較大影響。2021年至2024年,公司營業(yè)收入分別為4.60億元、2.05億元、1.83億元、1.03億元,歸屬于上市公司股東的凈利潤分別為0.92億元、 -1.60億元、 -2.87億元、 -3.34億元。2025年4月29日,因公司2024年度經審計的扣除非經常性損益前后的凈利潤均為負值,且扣除與主營業(yè)務無關的業(yè)務收入和不具備商業(yè)實質的收入后的營業(yè)收入低于3億元,公司股票實施退市風險警示。
何文輝于2025年4月7日與北京欣欣簽署的《股份轉讓協(xié)議》《表決權委托及放棄協(xié)議》顯示,北京欣欣無明確的在未來十二個月內對上市公司主營業(yè)務進行調整的計劃。后續(xù),北京欣欣將按照有利于上市公司持續(xù)發(fā)展的原則,在推動上市公司現(xiàn)有經營業(yè)務健康穩(wěn)定的基礎上,擬結合其自身資源為上市公司尋找新的業(yè)務增長點。
但*ST太和的境況堪憂。7月15日,公司發(fā)布業(yè)績預虧公告,預計2025年上半年實現(xiàn)歸屬于母公司所有者的凈利潤為 -3850萬元到 -5670萬元,同期實現(xiàn)歸屬于母公司所有者的扣除非經常性損益后的凈利潤預計為 -3410萬元到 -5100萬元。
2024年,*ST太和已經因踩線“營收低于3億元 + 凈利虧損”而被實施退市風險警示,2025年將是公司的“生死年”,其業(yè)績“硬指標”將成為能否保殼成功的關鍵。結合公司業(yè)務特點及實際操作的便利性,經營性收入能否站上3億元的紅線將至關重要,且需得到監(jiān)管層認可。
(AI撰文,僅供參考)
重要提示: 以上內容由AI根據公開數據自動生成,僅供參考、交流、學習,不構成投資建議。如不希望您的內容在本站出現(xiàn),可發(fā)郵件至ljcj@leju.com或點擊【聯(lián)系客服】要求撤下。未經允許,任何單位或個人不得在任何平臺公開傳播使用本文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