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圳華強北9平米小店起家的童裝第一股,在累計虧損超5億元后,迎來創(chuàng)始人退場與資本接盤。
6月9日,安奈兒發(fā)布公告,實控人曹璋、王建青夫婦與深圳新創(chuàng)源投資簽署股權轉讓協議,擬將其持有的2776.44萬股股份(占總股本13.03%)以4.22億元總價轉讓。交易完成后,這對創(chuàng)始夫婦的持股比例將從27.38%降至14.35%。
同時,曹璋已簽署表決權放棄協議及不謀求控制權承諾函,標志著這對創(chuàng)業(yè)29年的夫婦正式放手企業(yè)控制權。新股東深圳新創(chuàng)源投資承諾在董事會改組前增持3%股份,確保獲得不低于16.03%的表決權。
創(chuàng)始人套現軌跡
回顧曹璋夫婦的資本操作,一條清晰的減持路徑浮出水面。2022年6月,王建青通過大宗交易減持424.16萬股,套現約3600萬元;2023年2月,曹璋在兩天內減持192萬股,套現3499.4萬元。
2023年3月,曹璋通過協議轉讓一次性套現1.93億元。2023年12月,王建青通過轉讓股份再次套現約3.6億元!綜合計算,夫妻二人近年套現總額超過6.2億元。
連續(xù)五年虧損困境
與創(chuàng)始人成功套現形成鮮明對比的,是安奈兒持續(xù)惡化的基本面。自2020年起,公司陷入連續(xù)五年虧損泥潭,累計虧損金額超過5億元。
財務數據顯示,2020年至2024年,公司歸母凈利潤分別為-4682萬元、-302.9萬元、-2.37億元、-9955萬元和-1.15億元。營收同樣節(jié)節(jié)敗退,從2020年的12.57億元腰斬至2024年的6.39億元。
渠道萎縮成為業(yè)績下滑的直觀體現。巔峰時期安奈兒擁有1435家線下門店,而截至2024年末,僅剩670家。
轉型困局與概念創(chuàng)新
面對經營困境,安奈兒曾兩度嘗試跨界轉型。2022年下半年,公司宣布研發(fā)電子束接枝抗病毒面料,在疫情背景下引發(fā)市場狂熱,股價股價從8元飆升至29元。
2023年4月,首款“安心衣”量產上市,經SGS檢測對冠狀病毒229E滅活率達99.87%。產品上市初期因“二陽”疫情引發(fā)搶購,首月全渠道銷量超3000件且部分SKU斷貨,618大促期間通過明星帶貨實現單場銷售額破百萬。但伴隨防疫政策調整,2023年下半年復購率下滑,全年銷量3.06萬件,貢獻營收約897萬元(占全年營收6.39億的1.4%),未能扭轉業(yè)績頹勢。
2023年底,公司又轉向算力領域,宣布以4.4億元收購深圳創(chuàng)新科22%股權,并為河南傳媒數字公司提供算力設備。此舉再次刺激股價飆升,2024年初收獲七天七連板,但最終因盡職調查不充分而終止交易。
兩次跨界嘗試均因信息披露問題遭監(jiān)管處罰,深交所曾就抗病毒面料實際效果發(fā)出關注函。
市場競爭格局劇變
當安奈兒掙扎求存時,童裝市場正經歷深刻變革。公司2024年年報顯示,中國童裝市場規(guī)模預計2025年將達到2768億元,但市場集中度持續(xù)提升,頭部效應日益顯著。
安踏兒童2024年流水突破100億元,成為首個跨入百億俱樂部的兒童運動品牌。森馬服飾旗下巴拉巴拉童裝同期實現40.7億元收入,同比增長6.43%。國際品牌如耐克與本土企業(yè)如李寧也在加速布局,李寧更在武漢開設首家青少運動店,提供運動裝備和專業(yè)指導服務。
控制權變更后的挑戰(zhàn)
隨著控制權交接,新股東深圳新創(chuàng)源投資面臨艱巨挑戰(zhàn)。這家從事投資管理的機構已于5月30日支付8000萬元意向金,并承諾在深交所出具確認函后十個工作日內付清全部轉讓款。
市場關注點在于:財務投資背景的新股東能否重振安奈兒主業(yè)?畢竟創(chuàng)始人多年未能扭轉頹勢,而童裝行業(yè)競爭門檻已顯著提高。
安奈兒品牌積淀仍具價值——深耕童裝市場29年,2017年成為A股“童裝第一股”,巔峰時期年營收超12億元。如何激活這些存量資產,考驗著新控股方的產業(yè)運營能力。
來源:有連云
重要提示:本文僅代表作者個人觀點,并不代表樂居財經立場。 本文著作權,歸樂居財經所有。未經允許,任何單位或個人不得在任何公開傳播平臺上使用本文內容;經允許進行轉載或引用時,請注明來源。聯系請發(fā)郵件至ljcj@leju.com,或點擊【聯系客服】